会议专题

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以稀植型品种丹玉12(DY12)和密植型品种中地77(ZD77)为试验材料,在37500 株/hm2、45000 株/hm2、52500 株/hm2、60000 株/hm2、67500 株/hm2 和75000 株/hm2 六个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植株性状、耗水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ZD77 和DY12 茎粗逐渐降低,株高逐渐增加,DY12 茎粗和ZD77 株高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品种间茎粗、株高存在差异,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DY12>ZD77。两个品种单株叶面积随种植密度增加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则表现出上升趋势,并呈单峰曲线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ZD77 的LAI>DY12 表现较强的耐密性。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ZD77<DY12;不同处理阶段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总体变化趋势一致。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DY12 处理间变化幅度较大。除秃尖长度外,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则随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减少趋势,DY12 种植密度对穗粗、穗行数及百粒重影响不明显,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种植密度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ZD77 各产量构成因素处理间差异均不明显。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DY12 在种植密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先增大后减小,当种植密度为45000 株/hm2 时,WUE 达最大值(2.48 kg/m3);ZD77 随种植密度的增大WUE 基本呈现减少趋势,当种植密度为52500 株/hm2 时,WUE 最大(2.97 kg/m3)。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春玉米 品种资源 种植密度 植株性状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刘战东 肖俊夫 南纪琴 刘祖贵 于景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 新乡 453003 辽宁省建平县灌溉试验站,辽宁 建平 122400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