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根据对杨凌区餐饮废弃物有机组分的检测结果,模拟等质量餐饮废弃物不同水平配比的处理组合,在高温(55 ℃)条件下,采用农业部西北沼气分中心自行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考察了全部处理组的产气量、产气率和甲烷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间的产气特性差异明显。发酵启动阶段第6 组产气量最高,累计产气5 410 mL,第11 组最低,累计产气3 150 mL;第3 组甲烷含量最高,为16.7%,第29 组最低,为1.3%。整个发酵过程第10 组的总产气量、产气率和稳定产气阶段甲烷含量最高,分别为8 400 mL、140.94 mL/gTS 和49.9%,相应最低值分别为4 415 mL(第11 组)、90.37 mL/gTS(第14 组)和0%(8 个停止产气组)。因此,合理调控发酵原料的初始配比,可以实现对餐饮废弃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餐饮废弃物 高温条件 原料配比 厌氧发酵 沼气气量
常国璋 席新明 郭康权 杨秀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 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杨凌 712100 凌现代农业国际研究院,杨凌 712100 康涅狄格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美国康涅狄格州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7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