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0年我国耕地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本研究选取垦殖率、复种率和粮农比为研究指标,借助地统计学方法,在全国范围内以200km×200km 的网格均匀选取了 231 个样点,分析1980 年、1990 年、2000 年和2010 年我国耕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且垦殖率得到恢复。垦殖率和复种率的分布以自然气候和土壤分布为基础,社会经济为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加大。粮农比逐渐减小,但分布趋于集中,说明我国对解决温饱问题的粮食种植强度减小,各区域在种植业中的功能更明确,分工更细化。本文对我国耕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近30 年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种植业的调控提供参考,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耕地利用 垦殖率 复种率 粮农比 空间分布 统计学
季翔 刘黎明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5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