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中籼稻骨干恢复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飞虱抗性的分子改良
我国目前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稻恢复系大多对白叶枯病和稻飞虱不具抗性,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不高或抗谱不广,导致杂交稻在发病重的年份产量损失严重。本研究以我国骨干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为受体,广谱抗稻瘟病品系三黄占(带有Pi-GD-1(t)、Pi-GD-2(t)和Pi-GD-3(t)3个主基因)、广谱全生育期高抗白叶枯病品系CBB23(Xa23)和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抗稻飞虱品系IR65482(Bph18)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导入和不同组合的F1复交聚合,结合每世代对各目标基因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将不同抗性基因分别导入或聚合到上述3个恢复系中,结合常规综合性状选择,选育抗病虫的改良恢复系,取得一些成果。
水稻恢复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稻飞虱 抗性改良
陈凯 潘晓飚 章禄标 张强 徐建龙 徐正进 黎志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北京 100081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161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台州 3177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北京 100081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 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16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59
2011-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