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部位的分区与命名
发音时对声源调音形成口腔发音姿态,调音部位指口腔收紧的部位,主要有舌和上腭。针对当前语音学、汉语普通话教学对调音部位的分区和命名的不一致。本文结合口腔生理结构、国际音标表、传统语音学、现代语音学对发音器官的描述,在运用动态腭位(EPG)研究普通话的基础上,对发音部位的分区与命名提出新的见解:涉及龈脊、龈的前后部位、硬腭的前后部位以及舌、腭侧缘的区位划分,提出既有主动调音器官又有被动调音器官的普通话辅音表。
汉语发音 调音形成 口腔结构 语音生理学
郑玉玲 周学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 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7
2011-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