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超活体测定对种猪瘦肉性状的遗传改良

  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与其瘦肉率直接相关,是种猪的遗传育种和性能测定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种猪遗传评估规定的两个重要测定性状。笔者通过分析2004-2008年间以B超活体测定方法测定的上海市原种猪场外来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数据,验证该方法对种猪瘦肉性状遗传改良的作用。用GPS软件对1008头杜洛克种猪、403头长白种猪和1517头大约克种猪的测定数据分析表明,杜洛克种猪背膘厚减少了0.95mm、眼肌面积增加了2.42cm2;长白种猪背膘厚减少了0.48mm、眼肌面积增加了2.62cm2;大约克种猪背膘厚减少了0.90mm、眼肌面积增加了2.89cm2。长白和大约克种猪经过5年选育,背膘厚有一定的遗传进展;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种猪经过5年选育,眼肌面积都有一定的遗传进展。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将种猪B超活体测定结果应用到选育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种猪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长期坚持测定工作,可以促使种猪瘦肉性能向较好的方面进展。

B超活体测定 背膘厚 眼肌面积 种猪 瘦肉性状 遗传改良

刘炜 吴昊旻 俞湘麟 王希斌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3 北京博亚苑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

国内会议

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