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结合蛋白生物学特性及对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Ocker等在研究大鼠的小肠脂肪酸吸收的调节时,在肠粘膜 发现了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它是一族同源性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肠、心、脑、脂肪、骨骼肌等多种细胞内,占细胞内可溶性蛋白总量的3%~8%。主要参与细胞内脂肪酸的运输,可将脂肪酸从细胞膜上运送到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的位点。至今为止,已发现至少存在 9 种类型的FABP,并以分离或鉴定的第一种组织命名。分别为心型(H)、脂肪细胞型(A)、肝型(L)、肠型(I)、脑型(B)、回肠型(I1)、上皮细胞型(E)、髓磷脂型(My)、睾丸型,其中一些类型只存在 于一种组织,如I、A、My、B、睾丸型;H 型则存在于许多组织器官中,如心脏、骨胳肌、平 滑肌、主动脉、肾脏、脑等;一些组织器官如肾、胃、卵巢含多种类型FABP,在肠上皮的细胞内 就含有不同类型的FABP(I、L)。本文介绍了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情况。
脂肪酸结合蛋白 生物学特性 脂肪代谢调控
高杰 梁明振
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64-66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