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Bt杀虫结晶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特性分析

  Bt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是植物抗虫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基因,随着大批转Bt 基因作物的商品化,Bt 毒素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转Bt 基因作物可以抵抗害虫的危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但转Bt 基因作物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Bt 杀虫晶体蛋白,可通过根系分泌物或作物残茬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导入土壤中的蛋白能被结合到土壤环境中的其他颗粒而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并仍然保持杀虫晶体蛋白活性,将导致杀虫晶体蛋白的累积,从而使土壤的特异生物功能类群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都有可能因此改变。因而,有必要加快杀虫晶体蛋白对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的评价。本文从转基因植物释放Bt 毒素的途径,Bt 毒素在土壤中的环境去向,生物活性Bt 杀虫结晶蛋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杀虫晶体蛋白对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

Bt杀虫结晶蛋白 释放途径 残留特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风险评价

朱雅兰

黄石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873-876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