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875年首次由Wilks.Moxson描述。其病因学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英国的M.J.Carter曾研究发现在慢性非特异性溃汤性结肠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因变异——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并于1994年首次报道。西医认为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有关,本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目前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类固醇仍为治疗UC主要药物,但疗效欠佳且副反应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的“痢疾”、“泄泻”、“肠癖”、“肠风”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势,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治疗 临床疗效

林越汉 韩永春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50004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太原

中文

1-4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