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呼吸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晚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晚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L-HAP)的病原学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br>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ICU住院的L-HAP患者30例,同期RICU住院期间来发生HAP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HAP患者发病时间(入院第6~14d,第15~ 28 d,第29 d后)进行分层,进一步分析L-HAP的病原学分布特征。<br>  结果:L-HAP组与对照组在意识不清、误吸、有创机械通气、低白蛋白血症及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OR=8.7)、低白蛋白血症(OR=20.4)是RICU内发生 L-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HAP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病死率亦明显升高(P<0.05)。入院第6~14 d发病的L-HAP需氧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住院第15~28 d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29 d后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br>  结论:机械通气、低白蛋白血症是RICU内发生L-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L-HAP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天数及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住院不同阶段 L-HAP的病原谱发生改变。

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症加强治疗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分布特征

朱林筠 瞿介明 张静 胡必杰 姜红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科 上海 200040

国内会议

上海市肺科学会和美国ACCP联合会议

上海

中文

65-69

2011-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