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脓毒症凝血调控研究新进展
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会议认为脓毒症(sepsis)是由全身感染引起的SIRS(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重度脓毒症是伴有器官功能不全、低灌注或低血压、有或无乳酸中毒、少尿或意识障碍的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指全身感染伴低血压,补充血容量后低血压依然存在,伴有低灌注,应用正性收缩剂或升压药后可无低血压者。来自巴黎的一份SIRS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表明,住院患者的1/3,ICU患者的50%,外科ICU患者80%以上符合SIRS诊断标准。综上所述,作为体内重要天然杭凝血物质PC(PC)/APC(APC)抗凝系统是目前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一组有效杭凝血桨蛋白,并发现补充外源性APC,对治疗严重脓毒症有效。这也是惟一经川期临床验证可显著降低脓毒症病死率的治疗新措施但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待进一步明确。肝素可以与rhAPC联合使用。抗凝血酶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与提高伴DIC的重度脓毒症患者的存活率。血小板及FXIII, PTX3等与重度脓毒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重度脓毒症 凝血调控 脓毒症休克 临床疗效
王璐 唐建国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ICU,上海,20024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83-285
2010-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