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的感觉门控P50研究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P50缺陷的影响。<br>  方法 26例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急性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可变剂量的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完成感觉门控P50测定。P50实验模式为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同时应用PANSS评定精神症状,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基线时P5O测鼍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并且P50测量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作次数及精神症状(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治疗前后比较,除了S2波幅的组别主效应显著外(p=0.02),其余P5O测量指标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均>0.05),并且,利培酮对P50测量指标的影响与疗效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感觉门控抑制缺陷。利培酮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均无治疗改善作用。结果支持感觉门控抑制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标志,具有稳定性特征,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

精神分裂症 听觉P50电位 感觉门控 利培酮

刘登堂 卓恺明 宋振华 吴彦 陈兴时 王继军 杨治良 徐一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国内会议

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2010年年会

上海

中文

30-3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