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NBS类AhAG3抗病基因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
花生在我国植物油脂供给、出口创汇及改善营养结构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影响我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也给出口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现有品种的黄曲霉抗性是可行的,开展花生抗黄曲霉侵染基因克隆及遗传改良研究对选育高抗乃至免疫黄曲霉侵染花生品种意义重大。自1992年第一个植物抗病基因Hm1克隆成功后,人们利用位置克隆、转座子标签和同源克隆等技术相继从多种植物中克隆出抗病基因及其类似物70多个。通过对这些已克隆的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在一些区段高度保守,大部分为NBS-LRR类抗病蛋白,这也使得同源克隆技术备受关注。目前,已经从玉米、柚、水稻、小麦、甘薯等植物中成功克隆出抗病基因,通过对这些抗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大部分植物抗病基因编码NBS-LRR类抗病蛋白,如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和霜霉病等。本文通过对NBS结构域保守区域及一些已克隆抗病基因的分析,设计一对简并引物,旨在从花生中克隆出NBS抗病基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为花生抗黄曲霉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花生 AhAG3抗病基因 品种选育 NBS结构域
单世华 万书波 刘宇 闫彩霞 张廷婷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青岛 26610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济南 250100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青岛 266100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63
2010-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