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伤理念的改变

  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文章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标志着创伤理念的转变,即由“创伤意外事件”转变成“创伤是可防治的疾病”,这促进了创伤急救系统的建立。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交通高速化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的发生,创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生命的主要因素,人们对其的重视和研究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创伤及其救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将从系统救治模式、死亡原因、心肺脑复苏、检查手段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创伤理念 系统救治模式 心肺脑复苏 手术方式

谭军 刘建军 李侠 陈国庭 刘养洲 刘中民 温俊祥 邹乐 王令郅 潘杰 李昕 曾诚 孙贵兴 李立钧

同济大学创伤研究所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创伤外科与骨科

国内会议

2009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65-169

2009-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