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综合评判巴中产栀子的采收期和生长期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生长期;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栀子主要有效成份--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t检验和Z总分综合评价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生长期;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红果(成熟期)的西红花苷Ⅰ含量极显著高于其黄果(近成熟期)、而黄果又极显著高于绿果(未成熟期);绿果的栀子苷含量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又显著高于黄果,而黄果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熊果酸含量略高于红果,红果非常显著高于黄果,绿果也非常显著高于黄果;30 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栀子苷含量显著高于3 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而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西红花苷Ⅰ含量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熊果酸含量也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因此选择采集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比3年生质量更好;因为栀子苷和熊果酸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利胆退黄、保肝降酶,而西红花苷Ⅰ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减肥降脂,所以针对黄胆性肝炎和乙型肝炎等疾病建议选择栀子苷和熊果酸含量较高的巴中产栀子绿果疗效更好;而针对高血脂等疾病则建议选用西红花苷Ⅰ含量较高的巴中产栀子红果疗效更佳。Z总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果质量优于绿果,绿果优于黄果;30年生红果质量优于3年生红果;以主要有效成份栀子苷质量分数X1、西红花苷Ⅰ质量分数X2、熊果酸质量分数X3与综合评价Z总分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方程:Z=-17.3736+0.09119X1+0.2426X2+10.0498X3,R=0.9999;结论:选择合理的采收期、生长期,对保证巴中产栀子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本项目后续课题的成功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巴中产栀子 采收期 生长期 主要有效成份 总分综合评价
王子雯 唐灿 孙嘉婧 王刚 黄锐 李希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1
国内会议
《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暨中药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高端论坛
杭州
中文
70-76
2011-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