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踝肱指数(ABI)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中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T2DM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的病例共2466例,其中男1760例、女705例。ABI<0.9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ABI≥0.9为正常组(非P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HBAlc、血脂、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ABI的相关因素。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横断面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PAD组376例,非PAD组2090例。PAD组患者病程、住院天数、吸烟率、HbAlc、SBP、2 h-PG、TG、LDL-C高于非PAD组,分别为5±3年、15±3 d、52.4%、8.9%±1.7%、156±12 mmHg、3.1±1.2 mmol/L、3.5±1.8 mmol/L、12.74-2.9 mmol/L,与非PA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分别为28.8%、22.7%、37.9%、18.6%、49.2%、47.3%,与非PA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简便、可靠。病程、SBP、HbAlc、2h PG、TG、LDL-C均是ABI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预防PAD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外周血管病变 数据处理
马跃华 赵志刚 袁慧娟 田睿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54
2011-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