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台灣耐抗震建築技術規則之演進

  不断的承受地震的考验是台湾之宿命,需要处变不惊的研修提高耐抗震建筑技术规则。台湾的建筑技术规则系自1974年2月15日才颁布的,在此之前的抗震设计等于尚无规定。1983年6月15日,建筑技术规则有关地震力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韧性设计,方做了大幅度的修正。1989年5月5日则根据1986年11月15日花莲的地震,对台北盆地区域的震力系数再做了修正。1997年5月1日就地震力的规定做了根本性的改变,更将建筑技术规则与耐抗震设计规范分离,便于日后修正,规范中除了地震力的计算更趋精准外,亦将结构物受力行为描述的更清楚;1999年12月29日则根据921地震及断层资对台湾地区震区重新划分,并对台北盆地区域的工址正规化水平加速度反应谱系数作了修正,于2005年7月版本(2006年1月小修正)的规范较大的变革有下列点:将前版规范的ZC之乘积改变为谱加速度系数Sa。重新昼分震区(以乡、镇、市、区为单位),台北盆地再细分为四个区域。内政部2011年再正「建筑物耐震能力设计规范及解说」,本次修正特别强化地盘分频指标、台北盆地微分区的规范,并自7月1日起实施,以进一步提升圈内建筑物的安全,确保因人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由1974年度之耐震设计规范起,陆续介绍不同年度地震总横力规定,说明台湾建筑物采用不同年度设计规范之抗震能力。

建筑技术规则 耐震段计规范 水平加速度反应谱 韧性设计

許資生 陳志滿 洪啟德

台湾中華土木技師公會 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

国内会议

2011第9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广州)论坛

广州

中文

108-117

201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