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和ST抬高的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是主要发病机制。如果形成附壁血栓将发生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形成阻塞性血栓,将发生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抗血栓治疗是ACS的重要治疗措施,随着对凝血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药物设计的进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抗凝药物,近年来抗凝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抗凝药物仍以UFH及LMWH为主,因循征医学证明LMWH的疗效与UFH比较相当或更好,且使用方便,大部分取代了UFH,应用于ACS患者。在导管室LMWH取代UFH有了临床试验的初步证据。磺达肝葵钠可用于ACS的保守治疗,比伐卢定也可用于ACS的治疗,尤其是行PCI时。某些情况下华发林可以替代抗血小板药物或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许多新的抗凝药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抗血栓治疗 抗凝治疗

张丽萍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48-52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