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踝阵挛临床意义的探讨

  踝阵挛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中枢协调性障碍或脑性瘫痪的患儿,可出现踝阵挛阳性体征,故在众多的康复干预门诊中常以此作为诊断、评价预后的一项内容。通过众多临床经验的总结也发现,当踝阵挛阳性时,医生需警惕痉挛性脑瘫的发生,尤其是婴儿,年龄小或是病情轻微者往往容易忽略、漏诊,而延误最佳的康复时机,继而造成日后发育异常,形成不可逆的肢体和或智力残疾,加重家庭社会负担,为此医生需加强对围产期高危因素的询问,重点检查肌张力,异常姿势,运动智力的发育情况,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高危儿干预门诊中发现诊断中枢协调性障碍或己经确诊脑瘫的患儿出现踝阵挛的几率增大,提示踝阵孪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一种阳性体征,其意义明确。但是踝阵挛阳性是否一定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病理意义,目前临床尚无定论,在门诊工作中,发现营养性疾病亦会有踝阵挛阳性表现。应充分认识到营养方面问题,良好的营养对于神经髓鞘化的完善起到推进的作用,使小儿得以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踝阵挛 神经系统疾病 康复治疗 营养问题

李娜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 100020

国内会议

2011中华医学会中国儿童保健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31

2011-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