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世博保障的蚊虫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

  目的:开展浦东机场蚊虫监测和携带病原体,为世博会蚊媒传染病的预警和蚊虫控制,提供技术保障。方法:CO2法、刺叮法、集卵器、捞勺法和RT-PCR。结果:CO2法监测,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是候机楼周边的优势蚊种,活动为4至11月,有6月和10月两个高峰,工作区周边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活动高峰在8月,其次为白纹伊蚊,活动高峰为9月;用人诱停落法监测成蚊,白昼为白纹伊蚊,刺叮为0-8次/人·30min,夜间为库蚊和按蚊,8月刺叮高达50次/人·30min;诱卵器法,工作区周边阳性率高于候机楼周边,最高为9月份,诱卵指数为16.6,候机楼周边诱卵指数为2-10;蚊幼孽生地监测,候机楼周边10月最高,阳性率为33.3%,工作区周边阳性率为10.0-56.8%;采用RT-PCR技术,开展了蚊虫携带西尼罗热、流行性乙脑、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病原体的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CO2法、刺叮法、集卵器和捞勺法的应用,对机场口岸常见蚊虫的出现、数量、种群趋势和潜在为害起到了监测和预测的效果,克服了蚊虫单一监测方法带来的影响,使蚊虫的预警在既要预知不同控制措施和策略所得到的效果,也为控制决策和虫媒病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蚊虫监测 病原体 检测方法 技术保障

曹敏 田桢干 何宇平 张冠楠 李平

上海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 201202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国内会议

2011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学术大会

西安

中文

120-121

2011-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