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地区M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H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上海地区XDR-TB的流行情况,为政府制定耐药结核病的控制策略提供有效依据。<br>  方法:收集2009年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和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及乙胺丁醇)四种药物敏感性检测,对耐多药菌株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及丙硫异烟胺)六种药物敏感性检测,结合患者特征及实验室信息,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上海地区M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br>  结果:2009年全年1867例确诊结核病病例中有MDR-TB患者112例(6.0%),有51.8%至少耐一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其中在MDR-TB患者中有10例为XDR-TB。多因素分析显示,MDR-TB患者中45-59岁年龄组(AOR=6.99,P=0.001),痰涂片阳性(AOR=2.41,P=0.024),复治患者(AOR=2.41,P=0.038)与二线药物耐药有关,且45-59岁年龄组(AOR=20.61,P=0.005)与广泛耐药结核有关。<br>  结论:上海地区MDR-TB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因此,开展对MDR-TB患者标准化的二线抗结核药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那些耐药率较高的二线药物。并且加强结核病患昔的管理和确保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是成功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保障。

肺结核 危险因素 二线药物 耐药机制 控制策略

李静 沈鑫 张阳奕 桂晓虹 袁正安 潘启超 梅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上海 200336

国内会议

二O一一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

桂林

中文

8-12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