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嘉祥县某中学结核病暴发疫情
目的:2007年12月16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某中学三年级学生张某在嘉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确诊为涂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纳入DOTS项目管理治疗,为了筛查学生中活动性结核病人和潜伏结核感染者,嘉祥县疾控中心对该中学在校的3254名中学生全部进行了结核病筛查。<br> 方法:结核病筛查项目包括结核菌素试验和症状筛查。分离的分枝杆菌菌株进行一线药物敏感试验和菌种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进行24个MIRU-VNTR位点基因分型。<br> 结果:共计确诊10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学生中结核病患病率307.3/10万,3名学生结核菌培养阳性,菌阳患病率92.2/10万。按照结核菌素硬结直径≥15mm诊断潜伏结核感染者,学生中结核潜伏感染率为28.8%。3株菌株24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其中2株菌株基因型完全相同,1株菌株位点Mutub4、Mtub21和QUB-26拷贝数不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与菌阳患者非同年级的同学相比,同班级以及同年级非同班级同学结素试验阳性的风险显著性增加(OR1.814,1.513)。<br> 结论:学校存在结核病传播和疫情暴发,公共卫生部门的及时干预和结核病例的早期诊断,利于降低学校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病 感染风险 疫情暴发 控制措施 分子流行病学
李建翠 汪延举 史衍席 李学政 王海英 王秀珍
山东省济宁市结核病防治所 济宁 270100 山东省嘉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嘉祥 272400 山东省胸科医院汉光国际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 济南 250101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20-23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