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的研究
目的:了解苏州市地区耐利福平(Rifampin,RFP)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点,以期为本地区RFP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临床快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标记靶点。<br> 方法:通过裂解MTB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方法,分析苏州市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阳性并经药敏试验诊断为RFP耐药M7B的rpoB基因RFP耐药决定区(Rifampin resistance-determiningregion,RRDR)和CII区变异谱与变异率。将主要突变形式RROR-531(TCG-TTG)与传统药敏实验进行诊断学试验,评价此类型突变作为RFP耐药菌株分子标记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br> 结果:42例RFP耐药M7B的rpoB基因总突变率为90.5%(38/42),其中RRDR-516、RRDR-526、RRDR-531、RRDR-533和CII region-572突变率分别为7.1%(3/42),19.0%(8/42),64.3%(27/42)、2.4%(1/42)和2.4%(1/42),RRDR-533和CII region-572均以联合突变形式出现。在所检测到的突变中,以RRDR-531(TCG-TTG)为主要形式(61.9%)。以此类型的位点突变作为RFP耐药菌株诊断的分子标记,与传统药敏试验比较进行c2检验,结果表明,与敏感菌株相比,RRDR-531(TCG-TTG)突变在RFP耐药菌株中呈显著差异(c2=25.3,P<0.01),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0.98%,95%可信区间的比值比为81.91,似然比2.26。<br> 结论:rpoB基因RRDR-531(TCG-TTG)突变是苏州市地区MTB产生RFP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作为RFP耐药MTB诊断的分子标记靶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突变 快速诊断 分子机制 抗药性
张建平 沈兴华 王霞芳 唐佩军 虞忻 曹丽娟 王雪峰 吴妹英
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苏州 215007 苏州大学生物与基础医学院 苏州 215007 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苏州 215007 苏州大学生物与基础医学院 苏州 215007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315-317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