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通过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从67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一对PCR引物和一条测序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为38.8%(26/67)。共发现6种突变类型,包括12密码子(GGT-GAT、GGI-GTT、GGT-TGT、GGT-AGT、GGT-CCT)和13密码子(GCC-GAC)。57.7%的K-ras基因突变发生于12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且12密码子(GGT-GAT)最多见(30.8%)。女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P=0.012);有淋巴结转移组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8)。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无关。除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外,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包括第1位碱基和第2位碱基突变)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结论:焦磷酸测序法适用于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K-ras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重要的预后指标。
焦磷酸测序法 结直肠癌 K-ras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
王璇 王建东 马恒辉 时姗姗 周晓军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西安病理技术学术会议暨全军第七届病理技术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61-66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