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组织超微结构特点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收集送检的3例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NASH患者和4例NAFLD肝硬化患者的肝穿刺组织。16男7女,平均年龄35.6土10.2岁,无饮酒史或饮酒量<40克/周。进行了精确的病史采集以及不同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血脂分析、酒精摄入确定、血清铜和铁的测定。一部分肝穿刺组织进行了常规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并由病理专家进行了光镜检查和诊断;一部分肝穿刺组织用2.5%戊二醛、1%饿酸双固定、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70nm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JEM-2000EX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脂滴沉积、以小脂滴为主,可互相融合。NASH患者的肝细胞都可出现大量脂滴积聚,为大小脂滴混合型、内容物主要为中等电子密度、比较均一的甘油三酯,部分脂滴周围可见磷脂成分,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患者肝细胞内脂滴有互相融合现象。肝细胞线粒体的多形性如线粒体畸形以及基质颗粒增多、线粒体增大和蜡的丧失是主要的电镜异常发现,线粒体内还可见较多的副晶格样包涵体。NASH患者肝细胞内少见Mallory小体。部分NASH患者肝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Kupffer细胞增生不明显,NAFLD肝硬化患者Disse问隙和肝细胞间可见明显胶原纤维增生。结论:NAFL.D患者肝组织电镜检查的主要异常发现是肝细胞内大量脂肪沉积以及线粒体的代多形性。前期主要是脂滴沉积、内容物主要为甘油三醋,部分脂滴周围可见磷脂成分。线粒体畸形并不十分显著,肝细胞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可通过利用脂肪和葡萄糖产生ATP或热量。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肝组织 超微结构 磷脂成分
王爽 黄晓峰 尹文 王文勇 李永强 亢君君 鲁亚成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西安 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西安 710032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西安病理技术学术会议暨全军第七届病理技术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274-27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