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法预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及基过程优化
为提高垃圾渗滤液后续处理工艺的运行状态,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以铝为电极,采用电絮凝法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除去渗滤液中的悬浮物(SS)、COD、色度等。考查了电絮凝时间、极间距和电流密度时于除去SS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法,对电絮凝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SS去除率与过程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极间距为1.3 cm,电絮凝时间为30 min,电流密度为0.410 A·cm-2时,可得最大SS去除率97.52%。此外,研究还表明,电絮凝预处理还具有脱色,去除COD、NH3-N等作用,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可达35.26%和30.69%。
垃圾渗滤液 电絮凝法 垃圾焚烧发电厂 过程优化
陈波 程治良 全学军 朱新才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54
国内会议
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
郑州
中文
902-90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