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离培养、PCR与血清学试验诊断病毒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敏感性比较
目的:联合应用呼吸道病毒快速细胞培养与鉴定体系、逆转录PCR (RT-PCR) /PCR和血清学试y检测广州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毒病原学,评价各检测技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CAP患者(发14天以内)的鼻/咽拭子、急性期与恢复期(2-4周后)血清,应用常见呼吸道病毒快速细胞培鉴定体系、RT-PCR/PCR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应用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急艇与恢复期血清中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为阳性)。任一项阳性即判睡病毒阳性。检测的病毒类型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结果:①最终入选CAP病例149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65例,年龄中位数(四分卫间距)M(IQR)为60(35^-77)岁,最小16岁,最大94岁。②采集鼻/咽拭子149份,拭子采集与发病日期的时间间隔M (IQR)为6 (3^”7) d, 70例患者有双份血清,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的时间间隔M (IQR)为18< 14^”21) do③共检出52株病毒,其中快速细胞培养与鉴定体系检出18株病毒,RT-PCR检出41株病毒,血清学试验检出21株病毒。有双份血清的70例患者中,与“金标准”病毒培养比较,RT-PCR法的检测敏感性较高(P=0. 007 ),特异性为80. 7%,血清学试验的检测敏感性类似(P=0. 118),特异性为75. 4%o PCR阳性与PCR阴性患者的拭子标本采集间隔分别为((5.0士3.1)d和(5. 7士3. 4 )d,二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检验,P=0. 418 )。④培养阳性与培养阴性患者的拭子采集间隔分别为(( 4. 7士3. 1) d和(5. 6士3. 4) d,二者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t检验,P=0. 357 )。结论:诊断病毒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时,RT-PCR/PCR最敏感,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病毒检测阳性率。
呼吸道病毒 分离培养 血清学试验诊断 获得性肺炎 敏感性分析
占扬清 陈荣昌 杨子峰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510120
国内会议
20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308-309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