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支气管镜介入联合治疗原发性气管内淀粉样变性12例分析

  目的:气管或支气管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极易误诊,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预后差,常导致气管局限或弥漫性狭窄而危及生命。探讨原发性气管内淀粉样变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收集12例气管内淀粉样变性患者的资料,资料满足标准方能纳入统计。结果:支气管镜检查表现:12例患者经以上5^17不等周期治疗后,原有症状消失,随访的一年中,2例因咳嗽、气短加重入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病变稳定,后确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其余10例患者在随访期内病情稳定,未见复发。有4例患者在末次复查即随访期结束后3-6月间行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2例患者胸部CT显示气管局部管壁增厚,支气管镜检管壁局部隆起,但不需进一步镜下处理,另2例患者胸部CT及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结论:12例患者经氢气刀、冷冻并术后局部喷洒环磷酞胺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通过5~17周期的反复治疗及1年的随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支气管镜下氢气刀、冷冻并局部喷洒环磷酸胺的联合治疗方法可作为气管内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途径之一在临床开展应用。

支气管镜 原发性气管内淀粉样变性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李王平 金发光 傅恩清 穆德广 谢永宏 孙瑞琳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 710038

国内会议

20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748-749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