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预处理诱导脑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目前,对于缺血性脑中风,早期临床上一般采用溶栓治疗如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来解除梗塞,建立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然而t-PA治疗急性中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新近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作为第一个脑神经保护剂,被国际批准用于治疗脑缺血损伤,但不能阻止中风几天后的脑梗死和脑水肿发展,也未能改善存活病人的神经功能。因此,如何减轻中风后脑缺血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降低病残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和巫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预处理作为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重要措施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针预处理诱导脑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针预处理 脑保护 灌注损伤 诱导机制 临床特征
王强 熊利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18-321
2011-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