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下行易化作用机制研究
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和丰富,肿瘤病人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但是,肿瘤晚期影响病人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疼痛。而且这可能成为病人及家属决定停止积极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研究癌痛的机制,解决癌痛之苦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要。临床最常见的三大肿瘤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此类肿瘤晚期很容易发生骨转移,而骨癌痛则是慢性癌痛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且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是非常剧烈而难以控制的。因此从研究骨癌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入手揭开癌症痛的机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癌痛属慢性疼痛的范畴,与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痛相比,有独特而复杂的机制,因此许多常规的治疗手段效果较差。慢性疼痛状态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改变,从而引起脑功能的长时程改变。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可以导致大脑-延髓-脊髓的下行易化正反馈环路活动的持续放大,从而诱导慢性疼痛的加剧和维持。当持续的伤害性刺激存在时,下行易化系统的重要核团延髓头端腹内侧核团(RVM)神经元会发生神经可塑性改变,导致持续的疼痛易化。内源性痛觉下行调制系统激活,引起作为主要神经递质的5-HT在脊髓背角释放而发挥下行调节作用。骨癌痛同样是一种恶性慢性痛,但在癌痛状态下,下行易化系统是否激活,及其作用机制却并不清楚。
骨癌痛 下行易化 P2X7受体 痛觉过敏 作用机制 生存时间
黄章翔 俞卫锋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620-623
2011-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