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实现功能学上的微创-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中国大陆历经过20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普外手术普及到外科所有领域。手术方式从多孔到单孔,从小切口到NOTES无瘢手术,又到达芬奇机器人,使微创手术几乎发展到极致。这些进展令人欣慰。腔镜技术的出现毫不夸张的说,是外科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当我们分析了我院2010.4-2011.4胃肠道开腹手术和腔镜手术住院天数时,发现两者并没有显著差别。从微创角度来看,腹腔镜手术是解剖概念上的微创,而减轻机体应激状态和防止各器官功能下降,则是功能学上的微创,它属于更高层次上的微创。解剖微创和功能微创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开腹手术 微创技术 手术方式 应激状态

赵青川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710032

国内会议

2011中国外科周

北京

中文

495-496

2011-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