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
目的:筛选我国HIV-1B’亚型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获得的451条HI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逆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长度约1977bp。将354条来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序列与97条来自未接受治疗患者的序列分别与B亚型野生型pol基因共享序列进行逐个密码子比对,筛选在治疗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治疗序列的突变位点,将筛选出来的突变位点在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SHDB)中进行检索,根据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及解释初步分析突变与耐药的关系。结果:在逆转录酶区有6个位点7个突变在治疗患者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治疗患者,分别是D123E、V292I、K366R、T369A、T369V、A371V和1375V,前2个突变位于逆转录酶的聚合酶区、后5个突变位于逆转录酶的连接区。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情况,7个突变均为相应位点的主要变异形式,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的患者。结论:筛选出7个存在于我国HIV-1B’亚型毒株的可能与耐药有关的突变,下一步将通过构建突变病毒及药物敏感性实验鉴定突变对耐药的作用。<br>
HIV-1B”亚型毒株 耐药性 突变位点筛选 药物敏感性 突变病毒
李韩平 李敬云 郭伟 刘永健 鲍作义 李林 庄道民 刘思扬 王铮 王晓林
100071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96-101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