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的早期预警效果分析
目的:利用已有的非典预警及流感样病例两个症状监测系统,建立无锡市流感监测预警基线值,评价其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的早期预警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无锡市非典预警数据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2004~2008年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建立基线数据,使用控制图法、移动平均回归方法,对2009年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早期预警的效果。结果: 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ILI%)自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前一个月就出现上升趋势,出现本地病例后上升趋势更明显;非典预警监测系统中发热呼吸道病例门诊就诊率高于2007、2008年同期水平(P<0.001),在出现本地病例前1周就出现上升趋势。控制图法显示,2009年流感疫情从第18周、第20周~29周进入流行季节,第31周~41周,第45周~47周,第49周出现预警信息,移动平均回归法显示,第34~37周,46~47周二个时间段超过了平均线+2.0标准差预警线,上述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不同阶段流行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两个监测系统2009年预警信号和实际甲型H1N1流感疫情基本吻合,综合利用控制图法、移动平均回归方法进行流感疫情早期预警,结果比较科学和可靠。移动平均回归法预警甲型H1N1流感暴发较控制图法在流行时间上更为精准。
甲型H1N1流感 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 早期预警 效果分析
钱燕华 石平 何恩奇 邵洁 孙纳 祖荣强 喻荣彬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 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9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91-194
201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