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分别在15℃、20℃、25℃和30℃水温养殖中华鲟幼鱼66天,研究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中华鲟幼鱼血液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降低,均在20℃时最高,分别为91.55±15.1和331.1±11.8U/L;随着温度升高,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略升,30℃组最高,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乳酸脱氢酶活性先升高而后降低,20℃组达4.99±0.23U/mg,显著高于30℃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25℃组最低,在30℃组最高;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总抗氧化能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时最高,分别为1344.9±349.2和9.54±0.36U/mL,20℃组活性值与25℃组、30℃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综合不同温度组酶活性的变动规律表明,中华鲟幼鱼在高温30℃和低温15℃时均产生一定生理应激,在20~25℃范围内代谢能力较强,生理健康度较高,可作为中华鲟幼鱼养殖与放流适宜水温的参考范围。
中华鲟幼鱼 代谢酶 抗氧化酶 温度适应性 活性变化
冯广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
国内会议
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暨第二十七次学术交流大会
昆明
中文
52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