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食用菌仿野生栽培在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作用与展望

  食用菌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其仿野生栽培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接受与重视。食用菌仿野生栽培就是利用优质的玉米芯、棉籽壳、麦粒、木屑等农林副产品,生产食用菌菌袋或培养基质,利用人工接种,培养大量菌丝体;菌丝体成熟后在林地全天候的天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的环境中培养出菇,恢复菌类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特性,得到优质的食用菌产品。由于菌种在较开放的环境下生长,与野生菇有着相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产品营养主要来自营养丰富的人工基质,风味接近于原生态,十分受崇尚天然食品的消费者欢迎。

食用菌 仿野生栽培 生态涵养 栽培技术

陈青君 秦岭 刘松 李金海 胡俊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技学院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48-353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