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酮病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多发于产犊后10-60d。本病多发于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型酮病(Mary,2000),而加拿大的研究报道,在泌乳期的前9周,奶牛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高达59%。在我国高产牛群中,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2-20%,而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一般占产后母牛的10-30%,且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刘宗平,2003)。酮病虽然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酮病会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酮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现将该痛的发病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一综述。
奶牛 酮病 发病原因 防治对策 饲养管理
王治国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上海 20044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91-193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