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目标性腹腔灌注压治疗对腹腔高压状态下肾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目标性腹腔灌注压(APP)维持对腹腔高压(IAH)状态下的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健康小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后收集单位时间的尿量,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肾皮质血流;采用二氧化碳气腹法建立IAH模型,连续监测腹腔内压,(IAP),获得基线MAP、IAP和APP;两组动物IAP自OmmHg逐步升高至10mmHg、20mmHg和30mmHg,然后在30mmHg水平维持8小时后处死动物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动物在IAP=30mmHg维持15分钟后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APP于基线水平为治疗目标,对照组无干预,监测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血肌酐等的变化状况。结果:随着IAP的升高,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均显著下降( P<0.05);对照组尿IL-18在IAP=30mmHg维持6小时后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轻度的肾小管坏死;实验组实施目标性APP后,肾皮质血流显著改善(P<0.05 ),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在IAH发生的8小时内,目标性APP治疗不影响全身炎症反应,而是通过改善肾皮质血流发挥肾保护作用。

目标性腹腔灌注压 腹腔高压 肾功能 保护机制 动物实验

隋峰 李文雄 郑悦 刘薇 张贵臣 王小文 赵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SICU (北京 100025)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5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广州

中文

23-27

2011-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