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类风湿关节炎环胍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测定研究与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优化并建立功能性CCP/AST细胞分泌工FN-γ与IL-4的ELIspot检测方法,同时以四聚体流式细胞术研究CCP/AST细胞在RA中的阳性发生频数,探讨CCP/AST细胞在R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br>  方法:以CCP抗原肤为特异性刺激物,FLAG肤为对照,用ELIspot检测64例RA患者、64例非RA患者及30名健康人PBMC分泌IFN-γ、IL-4的阳性SFCs频数与比值;同时用四聚体流式细胞术对其中的138份样本CCP/AST细胞频数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用以并评估其在RA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对上述IFN-γ-SFCs,IL-4-SFCs及IFN-γ-SFCs/IL-4-SFCs频数比值与RA患者的关节症状及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br>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中功能性CCP/AST细胞分泌IFN- γ和IL-4一的SFCs分别为”39(12~77)个〕13x105 PBMC和〔1(1~3)个”/3×105PBMC,阳性率分别为81. 3%和18. 8%; IFN- γ与IL-4的SFCS频数比值为15(5~39),阳性率78. 1%。其中IFN-γ的SFCs和两者频数比值均显著高于非RA疾病((P均<0. 01)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且这2项指标在抗CCP抗体阳性与阴性的RA组中均显著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P均<0.01)、强直性脊柱炎(P<0. 01或P<0.05)、其他自身免疫病((P均<0. 01)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与此同时,还利用四聚体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临床各组病例和健康对照组CCP/AST细胞的总体水平,亦获得了与ELIspot相类似的研究结果。RA患者中CCP/AST阳性细胞频数〔0.80%(0. 15%~1. 24%)」显著高于非RA疾病”0.28%(0. 13%~0.60%)” (P<0.01)和健康对照组”0.16% (0.06%~0.44%)〕(P<0.01),而抗CCP抗体阳性〔0. 85% (0. 39%~1.60%)”与抗CCP抗体阴性”0.80% (0.09%~1. 03%)”的RA患者中,CCP/AST细胞检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CCP/AST细胞频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对比研究发现,FCM检测的CCP/AST细胞与特异性分泌细胞因子的SFCs频数(ELIspot检测)结果尚无严格的对应关系,仅表现为中等程度的一致性(0. 4<kappa<0, 75),但仍与IFN- γ -SFCs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用IFN- γ -SFCs, IL-4-SFGs和IFN- γ -SFCs/IL-4-SFCs频数比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ROC曲线下面积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910和0.747,其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 5%和87. 2%,阳性和阴性预测分别为82.4%和91.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FN-γ-SFCs/IL-4-SFCs频数比值不仅与抗CCP水平显著相关(r=0.393, P<0.01),而且与患者的关节症状如肿痛关节数(r=0.429, P<0. O1)、破坏关节数(r=0.463, P<0.01)、RF (r=0.166,P<0.01)及ESR (r=0.199, P<0.05)亦显著相关。<br>  结论:RA患者体内广泛存在CCP/AST的活化和异常,并呈CCP抗原特异性Thl细胞优势状态,为客观了解RA瓜氨酸化蛋白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状态及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功能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具有潜在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 环胍氨酸肽抗原 特异性T细胞 测定方法 诊断价值

虞伟 房国祥 谈华 姚茹冰 白彩琴 李晓军 武建国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 210002 江苏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中西医结合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97-198

2011-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