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对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以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xS.Sudanense)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法,在2008-2010年连续3年田间试验基础上,研究并分析了种植密度和留茬高度对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株高、茎叶比、分蘖数、鲜干比以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草1号的株高、茎叶比及草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干比和分蘖数在不同年份不同茬次间表现不同;冀草2号的鲜、干草总产量在密度为30.0-37.5万株·hm-2处理下较高.冀草1号在不同刈割时期的留茬高度处理下各性状指标变化不同,而冀草2号除分蘖数、草产量变化趋势不同外,其余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冀草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应在25.5-30.0万株·hm-2,冀草2号为30.6-37.5万株·hm-2,冀草1号、冀草2号最佳留茬高度相同,即抽穗期刈割时最佳留茬高度为15cm,株高在1.5m左右刈割时最佳留茬高度为20cm.

高丹草 种植密度 留茬高度 农艺特性 性状指标

李源 赵海明 谢楠 刘贵波 谢俊雪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 衡水 053000

国内会议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90-198

201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