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加快水利灾后重建步伐提升水利防灾减灾能力

  甘肃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区内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自东南向西北在42—760mm之间,差异很大。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甘肃省是一个旱洪灾害、泥石流灾害频发的省份。旱洪和泥石流灾害具有频次高、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防御难和损失大的特点。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9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5·12”特大地震、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陇南成县“8·12”暴洪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甘肃省水利建设: 一、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现状;二、加快水利灾后恢复重建步伐,确保灾区防洪安全;三、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防灾减灾能力。

水利建设 灾后重建 基础设施 防洪安全 防灾减灾能力

栾维功

甘肃省水利厅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高层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8-49

2011-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