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结核病防治规划各地区实施不均衡性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结核病防治规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实施效果,分析不均衡因素,为今后新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8年结核病控制工作上报的季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年均涂阳新登记率为33.1/10万,最高为和田地区(66.9/10万),最低为乌鲁木齐市(13.7/lO万):全区年均可疑者就诊率2.3‰,最高为和田地区(3.9‰),最低为乌鲁木齐市(0.8‰);全区年均涂阳检出率为27.7%,最高为喀什地区(37%),最低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新登记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平均为60.896,最高为伊犁州(69.4%),最低为乌鲁木齐市(50.3%)。新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达94.3%,最高为哈密地区(99.5%),最低为博州(88.5%);复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88.7%,最高为哈密地区(97.9%),最低为博州(76.2%)。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2年开始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从2007年起连续7年资料分析,我区结核病控制工作达到<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涂阳病人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要求,但从15个地、州(市)实施情况分析,各地、州(市)间存在着不均衡性。病人发现南疆高于北疆,发现的病人中涂阳病人登记率高,而新发涂阴病人登记率相对较低;治疗管理效果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均高,但北疆明显高于南疆。治愈率高的地区病死率低,各地、州(市)间差异不大。要减少各地、州(市)之间存在的不均衡,就必须要严格执行高质量的DOTS技术策略,加强结核病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结核病 防治规划 健康管理

李月华 于静 马依夏提 马合木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乌鲁木齐 830002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57-260

2010-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