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林业既是一项以生态建设与保护为主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向社会提供多种物质、生态和文化产品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与保障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是林业用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条件下的非林业用地,其主力军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林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林业发展与农民利益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截止目前,河南省速生丰产林达1229万亩(含四旁折合面积),总蓄积3910万立方米。通过速生丰产林的营造,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带动了农民增收。全省林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38亿元,不少山区和沙区县林业及与林业相关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部分乡村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林果业。可以说,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山(沙)区,兴农富民,希望在山,潜力在林。林业产业在该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目前,农村传统的种养模式,已很难使农民再有大的增收空间,农业迫切需要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大量新兴林业产业的发展,无疑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林业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可就地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林业产业 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卓卫华 杨玲

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国内会议

河南省林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郑州

中文

37-4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