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潘头家祭祖--清代台湾富有熟番地主家族的家居和社会生活(1786-1825)

  在清朝统治台湾期间,大多数住在西部平原的土著族群(“平埔族”)普遍面临两大困境:一方面,汉人大量占垦草地,导致土地产权流失,生活范围窄化,乃至被迫迁移原居地,或是离散到近山一带。另一方面,部落传统生计、权力结构与祖灵信仰等层面,都在优势的汉人货币经济、官僚衙役的侵蚀和讲究文字的社会文化下,出现严重的断裂和转型问题。有关土著地权流失和文化失调问题,学界讨论甚多,不拟在此叙述。文化失调问题,学界讨论甚多,不拟在此叙述。本文所要尝试的,是从一个“成功”汉化的熟番家族,反向思索土著社会的涵化问题:归化的平埔族人如何仿效汉人编修祖谱,举办祖先崇拜,筹建神明会,讲求风水观念以及合乎乡绅身份的社会生活。

潘头家祭祖 社会生活 权力结构 祖灵信仰

陈秋坤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台湾

国内会议

“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218-233

2007-06-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