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含量对Fe-Cr-C堆焊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本文采用堆焊的方法,在45#钢表面沉积了不同钛含量的Fe-Cr-C 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X 射线衍射仪研究钛含量对Fe-Cr-C 堆焊层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凝固析出相 计算及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对M7C3 型碳化物的细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Fe-Cr-C 堆焊合金的显微 组织由初生M7C3 型碳化物和共晶M7C3+γ-Fe 组成。在凝固过程中,初生(Cr, Fe)7C3 型碳化物沿热流密度方 向形核和生长。随钛含量的增加,初生(Cr, Fe)7C3 碳化物被细化。当钛含量达到1.2 wt.%时,堆焊合金组 织由过共晶组织转变为亚共晶组织。通过热力学计算,在Fe-Cr-C-Ti 合金凝固过程中,MC 型碳化物先于 M7C3 型碳化物析出。错配度计算结果表明,(110) TiC 与(010) 7 3 Cr C 两者间的二维点阵错配度值为9.257%, 表明TiC 作为Cr7C3 的非均值形核核心是中等有效的。因此,M7C3 型碳化物可以被细化。
碳化物 堆焊 显微组织 形核
周野飞 杨育林 刘利刚 李达 杨健 杨庆祥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 610031
国内会议
第5届海内外中华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90-98
201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