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三角洲的形成及其山水旅游开发的品牌问题
距今1.1 百万年前,黄河切穿三门峡,并开始形成山前冲积扇平原,变成外流水系.距今3--4 万年前的末次冰期间冰段,黄河切开军功峡、若尔盖湖水外泄|,此后黄河源区与黄河上中下游贯通 一起,东流入海。黄河大三角洲北达天津以北入渤海、东南流夺淮河入黄海,大三角洲范围随第四 纪的多次海进海退而变化。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盛期(20---15kaBP)海平面下降,低于现今海面 -150~ -160m,远离现今海岸600km.以上。全新世高温期(距今6000 年前左右)海面上升,比今日 高2~4m,在渤海湾西部天津附近,海岸线后退80~100km。在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浸范围约 50~60km。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在盐城、阜宁西面,海浸水平距离约60~70km。黄河中下 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山山水水都打上了中华文明的烙印.因此,山水旅游名胜,既要表现丰富的 优秀的人文地理内涵,又要表现各景点特有的地质地貌景观.不应把中外学者一直反对的中国东部 中低山古冰川遗迹问题,作为冰川旅游品牌加以宣传,误导游客。
黄河大三角洲 山水名胜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无古冰川遗迹
郑本兴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2-10
2011-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