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峰和塔峰溶丘地貌的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形成机制
本文提出了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控制岩溶坡地发育的动力学机制;给出了锥峰和塔峰溶 丘形成的模式.用提出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降水、岩层组构等环境要素对表层岩溶带顺坡径流量 的影响.文章解释了西南喀斯特地区溶丘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认为滇东高原、贵州高原和广 西丘陵平原的岩性和大地构造条件差异不大,气候是这三地溶丘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滇东高原 为西南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低,表层岩溶带顺坡径流量小,溶丘地貌以常态山为主;其余两地 为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高,表层岩溶带顺坡径流量大,溶丘地貌以锥峰和塔峰为主,其中, 广西丘陵平原的降水量大于贵州高原,前者溶丘地貌以塔峰为主,后者以锥峰为主。
喀斯特 表层岩溶带 径流 锥峰 塔峰
张信宝 刘再华 王世杰 陈喜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环境演变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
国内会议
河南新乡
中文
67-73
2011-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