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性惩罚——亲社会和反社会的视角
社会交往中,惩罚通常被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机制,避免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驱使人们合作,追求更高的物质收益,使交往结果达到支付占优的高均衡点。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交往中实施惩罚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结果,还可能是一种由偏好驱使的偏好性惩罚。偏好性惩罚既包括由不平等厌恶、互惠等社会偏好以及情绪所驱动的亲社会的一面,又包括由于报复心理等对合作者进行惩罚的反社会的一面。本文试图从亲社会和反社会两个角度对有关偏好性惩罚的文献做一个非技术性的梳理。
偏好性惩罚 不平等厌恶 互惠 情绪 反社会惩罚
王鹏程 李建标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2220-2229
2011-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