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风险投资——认证监督或追求声誉?

迄今为止,VC在创业企业IPO中的作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学术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认证监督”;二是“追求声誉”。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10月-2011年4月的有关数据,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VC在我国创业企业IPO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VC介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发挥认证监督作用,而是注重追求声誉。本文的具体结论是:(1)有VC介入的上市公司其上市首日折价率显著高于没有VC介入的上市公司,可见VC在创业企业的IPO过程中注重“追求声誉”;(2)当VC股东的数量越多时,或者当上市公司含有国有VC股东时,VC的追求声誉动机明显减弱;而当民营VC的成功IPO经历越少时,其追求声誉的动机则明显增强;(3)根据VC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我们认为VC追求声誉的更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是在同时追求“成功的神话”和“高额的收益”,但却忽略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治理,从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风险投资 IPO折价率 认证监督 追求声誉 创业板

吴翠凤 吴世农 杨晶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系,厦门 361005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大连

中文

3652-3671

2011-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