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的实验室和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23株非重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琼脂稀释法检测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对19种抗菌药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性分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电泳分析外膜孔蛋白;回顾性病史调查分析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除1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来自血液科病房外,其余菌株均来自神经外科病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黏菌素、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50/MIC90值分别为0.5/1,1/1,4/8和4/4 mg/L。但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MIC90大多在128 mg/L或以上。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产生KPC-2型碳青霉烯酶;除1株细菌产CTX-M-15型ESBL外,其余菌株均产CTX-M-14型ESBL;78.3%(18/23)的菌株产CMY-2型质粒AmpC酶;17.4%(4/23)的菌株产IMP-1或IMP-2型金属酶。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23株菌株可分为4型,其中有15株属于同一基因谱型,提示碳青霉烯类耐药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在神经外科病房呈流行趋势。临床病史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侵袭性操作、手术、导尿管留置和床位的频繁更换。 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呈克隆菌株流行传播的趋势,其泛耐药特征使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增大。本研究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预防控制此类耐药菌株引起的进一步流行传播。

药物敏感性 碳青霉烯类药 弗劳地柠檬酸杆菌 临床特征

陈淑丹 胡付品 刘杨 朱德妹 王洪海 张婴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 200040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九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第一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290-296

2011-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