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1株同时产SIM-1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的不动杆菌baylyi
目的:发现一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不动杆菌NB09A30,进行准确菌种鉴定,研究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方法:应用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16S-23S rRNA基因测序确认不动杆菌菌种。应用PCR扩增A类、B类和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应用S1酶和I-CeuI酶法确认相关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质粒或者染色体定位。应用酶切克隆和PCR扩增测序分析相关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周围结构,明确其是否位于可移动元件。 结果:不动杆菌NB09A30对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多黏菌素E保持敏感。16S-23S rRNA基因测序菌种鉴定确认为不动杆菌baylyi。PCR检测B类金属酶基因SIM-1和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阳性。blaSIM-1和blaOXA-23均定位于一个约360 kb的质粒。blaSIM-1位于I类整合子上。blaOXA-23位于可移动元件转座子Tn2008。 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B类金属酶基因SIM-1。碳青霉烯基因SIM-1和OXA-23是导致不动杆菌baylyi NB09A30对亚胺堵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blaSIM-1和blaOXA-23均位于可移动原件上。应注意监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非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及其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
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符一骐 周志慧 周华 周建英 俞云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杭州 31000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九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第一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318-323
2011-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